商务英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成功贴四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专业考 [复制链接]

1#

考研综述:

现已被上外拟录取,经过一年有余的复习成功上岸,有必要对自己、给后来志在上外国商的同学做一个总结,希望有所帮助。

鉴于上外对于*治科目的特殊性和本人英语二分数相对偏低,在此将针对经济类联考和国际商务基础做更为详细的描述。由于啰啰嗦嗦写了多字,请耐心阅读。其中,初试专业课并列NO.1

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从大二开始比较认真学习并获得奖学金(说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展示而是让更多的准备考上外的对号入座),一直到大三获得一等奖学金(因为大三的内容和考研大致重叠)。因此,本文的学习的学习方法及思路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依次落座,并不适用于所以准备考国际商务的考生。

1

我为什么选择上外?

格局、专业、确定性、公平。

一、格局。作为男生格局可能稍微高一点,我会选择一个更高的平台,选择上海有一定的高考情节和家庭情怀,上外作为之与上海其他高校有一定竞争力;

二、专业。我所在的本科高校第一年开设国际商务,于是关心教育部发布的文件,中国*法、南京审计、中央民族、上外都在其中,国商相对金融容易,就业凭自身努力可以和金砖比肩一下;

三、确定性。通过充分的了解和学长朋友的帮助我确定上外会在招生,确定考经济类联考,确定招生人数在40左右。第一届招生的诱惑很大,因此今年报录比在7:1左右,如果当初不选择上外,我可能就要冲击一下上财国商的了。我再怎么想也没想到上外第一年的分数竟然如此之高,综合初复试来看,上外难度和上财相当,可能容易那么一点点;

四、公平。上外的初复试在我了解的范围内可以保证绝对的公平,初试给分高在19年经济类如此高涨的情况下能够保证一志愿报考上外的考生有调剂的机会,相比时下某师范就被考生诟病,上外的复试没有自我介绍,依我的经验全靠个人综合能力去应对和处理。

国际商务所涉及的主干知识包括: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金融,以及跨国公司管理。其中,第四个部分包括财务管理,组织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后面的这些知识大而分散,知识节点多,记忆相对困难,适合提前开始记忆,在此推荐两种方法:可以死记硬背,也可以根据各分支学科特点有所舍弃的去记忆。

考研是一场注定孤独的旅程,在这一年,你可能会无数次怀疑自己的能力,你会经受来自体力、智力、心力上的打磨。往往有技巧、有执行力地坚持下来的人,再加上那么一点点运气成分,结果都不会差。我始终相信过程,对于结果并非特别看重,如若你真的付出了自己该有的努力,一心一意地坚守目标,你一定会有所收获。即使不在一年后,也会让你在将来的职业生涯和家庭教育中慢慢得到回馈!

2

经济类联考:

数学:年11月开始慢慢复习数三(因为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考,那时只知道考的都是大牛级的学校,也不知道经济类联考的具体内容),线代和概率论基础不好。因此,从11月开始用数3教材复习,直到4月开始确定考以后才转战。用数3复习的好处是转战非常轻松,个人感觉的难度大约在数3的40%左右。进入4月复习跨考的《核心笔记》,一直到6月复习完两轮左右。进入暑期又跟着辅导班数三课程强化过一遍考点的解题思路,8月—9月两个月将题大约做了2轮,这两轮都是按照书上题目的顺序。9—10月进行了第三轮题目的训练,每天高数、线代、概率论都会分配不同的题目量。10月开始又陆续做了李永乐的《经济类联考》书目和机工出版的《高分速成》,这两本书特点都是内容简练而扼要,因此时候后期有空余时间拿来刷题,一本书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即可完成。11月、12月就进入到错题回顾和训练模拟阶段了,错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对方法,我始终没有做错题集是觉得有些浪费时间(也有一点懒),模拟练习的话进入11月中旬就可开始进行,模拟的时候最好用全真答题纸(从开始模拟到后期大约需要20套左右的样子)。在此要说,王老师的最后八套卷可以用来做,但那是用来提醒你你还学得不够用的!李永乐数学模拟部分参考度较高,再就是历年真题。尽管前几年的历年真题非常简单,但还是拿来做做比较放心一些吧。周老师有一套20套模拟题,买了但是快递没拆开,因为最后真的没时间做更多的新题了。此外,今年出了历史上第一道证明题。不出意外,证明题会慢慢加入到的考试中来,今年的题目比较简单,是一道等式的证明,本质上是一道计算题。但这恰恰意味着出题人在向你说明,今后我们要考证明题,这也符合向数3逐渐过渡的趋势。

逻辑:逻辑是学习中对于大家来说最新的一部分,我相信准备考的同学百分之90左右都没有接触或经过系统的学习。因此,只要大家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我相信在临场发挥比较正常的情况下都会收获自己相对满意的分数。

逻辑可以分为3个小部分:1、逻辑选择2、论证有效型分析3、论说文。其中,逻辑部分包括20道选择题,每道小题5道选项。的真题范围从11年—19年截止,就最近几年的出题趋势,18年真题中原题在10道以上,考场上用时15分钟以内,19年真题中原题在5道左右,用时25分钟左右。

鉴于逻辑会参照历年真题中的原题,我们从一开始复习就应该注重对于管理类联考历年真题的复习。复习所用的参考书目:赵老师《逻辑精点》、周老师《分类题库》、王老师《逻辑历年真题》。时间规划:基础阶段4月开始接触逻辑,想必大家高中都接触过选言命题“或”和联言命题“且”,因此没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学起来比较顺畅—一直到6月份,每天看赵书上对应视频,记忆形式逻辑的结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到后期可以应对自如—7月份开始学习论证逻辑,论证的简单之处在于种类和方法分明,难处在于题目的理解和对应的解题思路。因此,论证在前期的学习中会比较吃力,难的时候大家要挺一挺,静下心来做题—强化阶段8月份开始正式进入分类刷题阶段,选择分类刷题是想巩固自己大脑中的解题思路,至于挨个从第一种开始还是每种类型每天都做,这个大家可以自己决定—冲刺阶段8—10月两个月的时间大家基本上就可以做完两轮周书的题目,进入10月就开始每天固定题量做王书的历年真题了,一直到12月初,第二轮可以只做自己的易错题。王老师每年都会出8套卷,我包括学习的同学在内都认为不管是逻辑还是写作,质量都比较差,数学部分可以拿来练手,但往往会“击退”,因为题目会出现超纲现象。

建议:前期逻辑的复习要跟着一个老师的思路,每个老师都有对应自己的结题方法和技巧,后期可以通过学习其他老师的解题方法来提升做题速度,但往往大脑形成条件反射的还是最先植入或最熟悉的方法。并且,在前期的学习中重在理解方法,做题一定要训练历年真题,市面上的模仿题目如果做起来有歧义就直接放弃,历年真题中大约有20多年的题目足够让你消化和吸收。中期刷题,后期如果有不会且仍理解不了的题目可以选择直接记忆。

写作:写作大约在10月初开始,教训是稍晚了点,论效和论说作为最后两个题目,是两个互逆的过程,论效是让你挑毛病,论说是让你用逻辑完整的思路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总之,写作不宜开始过晚!不宜只听不写!大家务必要引以为戒!

建议:写作部分个人建议“集百家之众长以抒己见”,多写、多练,后期形成写作学习小组是比较好的选择!

3

国际商务:

我将从韩书国际商务以及上外国际商务特点两个方面展开。一、韩书第二版

首先,介绍一下韩玉*第二版《国际商务》的特点。“厚、多、重”这是直观特点哈哈,清新蓝感觉不错奥。就内容而言,第一部分是对希尔第九版《国际商务》的大体总结,墙裂建议跨考的同学粗略并快速阅读希尔的这本书,他将整个国际商务所涉及的内容拎的比较清楚,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阅读英文版,英文版更薄一些,内容相对中国*皮翻译版本更加简练,一开始读英文版都会有一些不适应,读两章左右大约就习惯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嘻嘻,因为本科上过英文版国际商务的课程)

其次,详细而言,其将国际商务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国际商务环境,国际商务理论,国际企业的战略与组织,和国际企业的运营.

复试时间规划:本科阶段涉及课程即包括国际金融、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以及WTO概论、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因此,在一开始接触韩书之前就已经对国际商务知识有了一个大体而又浅显的认知。5月份拿到韩书,在5月以前的2个月里,我相继浏览了科兴出版的红皮国际商务基础(认真阅读一半左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复习内容(大致浏览)、圣才出版的蓝皮国际商务(复习国际商务的很多人都在用,包括身边已拟录取的南开国商),这三四本教材大体阅读了一遍,随手划了一些笔记,但没有去记忆。

直到5月份等来了期盼已久的韩书,先说第一部分对于国际商务环境部分吧,这一部分是整个国际商务的基础,分析一个国家开展商务活动的便利程度就是看*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几个层面。因此,第一部分是最基础,也是较重要的一部分。第二部分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这部分是国际商务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这部分是每所必考也是整个考试占比相对较重的部分,不管是直接考察还是间接通过贸易与投资理论分析显示问题,第二部分都是最最重要的分析来源!!!第三部分国际金融市场,据说国商的出题人和金砖是一个老师,因此多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