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亿学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大赛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1#

亿学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大赛于日前落下帷幕,我院代表队(王靖文、唐子涵、杨静怡、周盈希、李文昕)与多只来自全国各地、特色各异的高校代表队同台竞技,努力拼博,成为冲出半决赛进入总决赛的唯一的外语院校,最终以第五名的成绩获得全国二等奖。参赛队员从赛前准备、赛中采访、赛后思考和收获感悟四个方面做了专题分享,未来准备参赛的同学定能从中收获良多。

一、赛前准备

备赛始于6月份。亿学杯比赛中“平台竞赛”与“主题演讲”两大部分各占50%,故针对两部分均制定了详细备赛方案。

1.平台竞赛。在6月份进行第一次测试的时候,我们的确吃了一惊。因为竞赛题目的构成与我们的专业课程并不相同,它主要包括国际商务基础知识与理论(30%)、国际贸易业务操作(30%)、国际商务综合(40%)三大模块,题型既有客观题,也有审单、制单和电商模拟操作等实操题。

由于尚未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我们制定了暑期自学计划,通过慕课和电子教材自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商务礼仪等理论知识,同时利用平台的10套题目,努力熟悉审单和电商的操作流程。此外在notion中建立了题源集,查找套题中每道题目的题源,再将题源中的其他题目全部做完,以此迅速积累起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但与其他学过相关课程的选手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我们感到遗憾的地方之一。

滑动查看图片

2.“主题演讲”(Presentation)。亿学杯的区域赛与国赛题目不同,区域赛为“健康中国”,国赛为“数字协同”。备赛期间,我们观看了贝恩杯、毕马威等多类商赛,阅读了CaseinPoint等咨询类书籍。我们发现商赛中的Presentation和日常课程中的Presentation有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团队分工”与“演讲内容”两方面。

第一,在商赛中的团队分工并不是课堂展示中简单的分Part演讲,而是大家各展所长,成员们分别负责数据收集、PPT制作、上台展示,从而实现1+1+1..>n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可以通过调整平时小组作业的评分方式,来更加强调“协作”,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在演讲内容方面,商赛对于逻辑和可行性的要求更高,为了提升专业度,我们在暑假中通过互相讲解的方式自学了10类常见模型。但在逻辑和数据分析方面,我们的能力还存在不足,如果能够在课程内加入一些基本功的讲解,如何构建Storyline,怎样检测自己的方案是否符合MECE原则,如何快速对一个行业进行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等,我们会做得更好。

二、赛中采访

针对西南赛的“健康中国”以及全国赛的“企业数字化及协同发展”两个不同的主题,我们对相关行业、企业进行了充分的背景调研,涉及超市、体检中心、乳制品等食品加工企业、美术馆及出版社等领域,每个主题都提出了2—3个备选方案。

在经历了采访被拒、多个方案被企业否定到只剩一两点措施、重庆本土疫情导致学校封闭管理无法外出调研等问题之后,参赛同学与指导老师深入交流,权衡利弊,确定下沃尔玛以及重庆大学出版社两个企业作为对象参加西南地区赛及全国赛,并且分别进行了线下和线上的企业调研,与企业深入交流。

在对企业进行采访调研时,我们意识到,学生身处学校,仅靠课堂所学的知识以及互联网上的企业资料与报道,很难抓住企业运营真正的痛点;没有获取、分析真实数据的能力,调研方式就会显得较为幼稚。大数据分析专业的同学,会运用编程爬数据的方法对用户数据进行获取和分析,而我们只能通过搜索互联网上已有数据、分发问卷等方式进行调研,获得的调研结果缺乏普适性,提出的方案对于企业的真实情况来说略显单薄。在调研中参赛学生也发现自己缺乏法律(如广告法)、国际物流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而这些知识又在商践赛中尤为重要,这也使得同学们的方案缺乏足够的可行性。

通过观看总决赛其他的队伍,我们在赛后也进行了对比和总结。我们作为外语院校的学生,在发音和演讲礼仪规范上做的很好;通过大学两年的训练,也比竞争对手更有自信、更稳重。赛前和老师一起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讨论,因为准备的非常充分,所以即兴问答环节也较别的院校流畅连贯,但我们仍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在内容部分,今年的亿学杯参赛队伍汇集了很多工商、财经类院校,在这一类院校的展示中,他们运用了大量模型、数据分析、内容扎实有深度、商业逻辑连贯,这都是我们所欠缺的。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商务英语比赛和真正的商科比赛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不管是院内选拔时的商务英语比赛、还是高教社杯商务英语实践大赛、甚至是前几年的亿学杯,在我们看来都更偏向于商务英语比赛,而因为今年工商、财经类院校的加入,亿学杯已经、未来也一定会越来越偏向真正的商科比赛。

商务英语类比赛更加注重口语表达、PPT的美观性,而真正的商科比赛(如贝恩杯、百威挑战赛等)更加注重参赛选手的商科能力。此处通过比较贝恩杯商赛以及亿学杯我们与工商、财经类大学的比较,说明商科比赛和商务英语比赛的差别,同样说明我们未来参加亿学杯应该学习的方向。(此处强烈建议观看贝恩杯比赛)。

滑动查看文字

(上图为我们的PPT展示)

(上图为亿学杯获奖队伍PPT展示)

(上图为贝恩杯获奖队伍PPT展示)

差异一:有大量数据分析,成员分工中也常有专门做数据的同学,并会运用专门的模型和软件(如SPSS、STATA、MAXQDA等),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在可行性和落地性方面都有非常强的说服力,并不只是给一个我们自己认为或自己想象可行的方案和结论。

差异二:PPT上的内容往往比实际演讲的内容更多,我们在做商务英语类比赛的时候,会要求PPT上的内容要尽量少和简洁,但在真正的商科比赛中,包括此次亿学杯,评委都会先看PPT,所以PPT中的内容需要非常有说服力和详尽,通常以PPT展示为主,PPT信息量比口头说的要多,而我们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